如今,縣域內道路交通設施不斷完善、快遞物流更為便捷、商品供應鏈體系越發強韌,縣域消費市場迸發活力。(據半月談微信公眾號6月3日推送)
從“天水麻辣燙”到“進淄復烤”,從“王婆說媒帶火開封”到“簪花游引爆泉州”,通過新媒體平臺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寶藏”小城被挖掘、被關注,直至網絡爆火走紅。各地縣域文旅趁熱打鐵,持續加大高品質旅游供給,讓文化有活力、旅游有魅力。同時,鐵路網絡的不斷延伸和客運服務的不斷優化,成為連接城鄉、激活縣域文化旅游產業的新引擎。
便捷交通,鋪設文旅發展的快車道。我國鐵路網已覆蓋全國99%的20萬人口以上城市和81.6%的縣,高鐵通達94.9%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從冰雪世界到熱帶海濱,從爛漫花海到雪山腳下,高鐵與普速鐵路相輔相成,把遼闊的中國大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串聯起來,使得以往難以觸及的自然風光、民俗文化變得觸手可及。這不僅極大縮短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時空距離,還促進了縣域間的聯動發展,形成區域旅游環線,共同構建起豐富多彩的文旅版圖。游客可以輕松實現“一日游多景”,這對于提升旅游體驗、吸引更多短途休閑旅客具有重要意義。
文旅融合,編織特色文化傳播網。文化是旅游的靈魂,交通是旅游的載體。作為傳播文化的獨特窗口,鐵路部門牽手地方文旅,助力運用自身資源稟賦,打造高品質文旅項目,將“客流”真正轉成“客留”。如依托鐵路沿線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將廢棄鐵路線改造為觀光步道,將老舊車站改造為鐵路博物館,實現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讓游客在旅行中能夠近距離接觸和體驗地方文化。不斷豐富客運產品供給,聚焦冰雪游、賞春游、紅色游等主題,一趟趟高品質旅游列車、一條條鐵路優選線路讓旅客賓至如歸、不虛此行。
盤活市場,驅動縣域經濟多元化發展。縣域旅游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呼嘯而過的高鐵帶來滾滾旅游流的同時,也帶動了住宿、餐飲、零售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有效促進了當地居民增收。更重要的是,隨著外來游客的涌入,縣域特色產業如農產品、手工藝品等得到了更廣闊的市場,實現了從“藏在深山”到“走銷全國”的轉變。路網的連通還吸引了外部投資,推動了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文化創意等新興業態的成長,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動能。
鐵路作為現代交通的大動脈,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激活著縣域文化旅游的無限潛能。未來,隨著鐵路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和智慧旅游的深入融合,相信“寶藏”小城亦有一番大作為。(文/圖 吳柯榮、覃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