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注定載入人類探月史冊的重要時點!
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攜帶月球背面樣品成功返回地球,歷時53天、38萬公里的太空往返之旅,創造中國航天新的世界紀錄。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電中強調:“嫦娥六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采樣返回,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從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到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采樣返回;從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目標,到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全面推進,中國深空探索的腳步邁向更遠,愈發堅實。
前無古人的航天壯舉
千百年來,我們望月抒懷,看到的只是月亮的正面。始終背對我們的那一面,神秘而古老。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已經開展100多次月球探測、10次月球正面采樣返回,但對月球起源和演化過程,仍存在許多疑問。鮮有涉足的月背,也許藏著新知。
與較為平坦開闊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布滿溝壑、峽谷和懸崖。嫦娥六號的著陸區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被公認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最深的盆地。從這里采集年代更久遠的月球樣品并加以研究,將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這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