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入伏的夏日里,在大西北的戈壁灘上,和金黃的塵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成片的雪白的棉花大田,這是防沙固沙的又一個典型案例,也是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因地制宜幫扶老百姓增收的一個活生生的實踐模式。
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和敦煌市農機服務中心主辦的2024年甘肅省棉花全程機械化化促化控、化學封頂展示及示范觀摩會日前在敦煌市肅州鎮東湖農場舉行。
來自甘肅省內棉花科研院所、農技、農機推廣部門、棉花生產企業、植棉大戶、棉花生產合作社的100名代表現場觀摩。
本次現場觀摩會主要展示了機采棉新品種科學化種植及配套一膜四行全程機械化植棉技術暨機械、無人機封頂等先進集成技術。
會上,敦煌市政府領導參加觀摩并講話,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綜合試驗站站長馮克云就棉花機藝融合關鍵技術進行了現場指導。
據悉,甘肅棉區光熱資源豐富、降雨稀少,土地平坦開闊,棉花規模化及全程機械化生產發展迅速,機采棉占全省棉花的90%以上。
近年來,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加強機采棉種質創新和配套機藝融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工作,依托“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甘肅綜合試驗站項目”“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棉花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等多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不斷創新摸索、不斷實踐優化、不斷地總結推廣成熟經驗和高效模式,使得甘肅產棉區棉花產量品質不斷提高,植棉效率不斷提升,為種棉百姓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提高了甘肅當地棉農種植棉花的積極性,也為甘肅省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提供著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