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路人流如織,橘子洲接踵摩肩……盛夏的長沙,文旅市場比氣溫熱度更高。今年上半年,長沙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061.3902萬人次,同比增長15.99%,實現旅游總收入1019.55億元,同比增長18.71%,客流與總收入雙增。
引流升級,旅游客源地持續擴容
隨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民族歌劇《半條紅軍被》在貴陽巡演空前轟動,長沙歌舞劇院連續三晚的演出一票難求。8月4日,“一路黔行 湘約長沙”2024長沙文化旅游(貴陽)推介會在貴陽舉行,熱邀廣大“貴”客來長沙暢享三千年文化之旅,進一步深化兩地文旅交流合作,打響“快樂長沙 韻味星城”文旅品牌。
近年來,長沙與周邊省市聯動明顯,實現了雙向奔赴。根據攜程、同程、美團等平臺數據顯示,來長旅游的主要客源來自廣東、上海、江西、湖北等省市。其中,廣東省位居客源省份第一名,長沙對江西和湖北等鄰近省份的吸引力也與日俱增。
通過風景與場景結合、活動與互動共促、資源與資本貫通,長沙文旅拓客引流破圈出圈、出新出彩。除了走進貴州,長沙也吸引了南昌、武漢等鄰近省會共享文旅資源。進入暑假,長沙與南昌組CP,推出了“英雄城市聯盟——荷你一起,快樂一夏2024長沙南昌雙城會”宣傳推廣活動。湖北也來長推薦了10大避暑旅游目的地。
三城以花為媒,長沙聯動武漢以梔子花為主題、舉辦“武漢長沙雙城會”活動,聯動南昌以荷花為主題、舉辦城市宣傳推廣活動,通過發布周末路線,實施定向補貼等形式,引導了三城市民互換周末游,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社會效應。
根據美團數據,長沙武漢“雙城會”活動后的端午小長假,長沙和武漢成為彼此的最熱出行目的地和最多客源地。其中,武漢市來自長沙市用戶的文旅預訂單量同比增速為280.5%,長沙市來自武漢市用戶的文旅預訂單量同比增速為758.5%。這不僅強化了城市宣推、推動了客源互送、助力了鄉村振興,更是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的生動實踐。
長沙入選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武廣高鐵提速讓出行條件更加便利。長沙成為“香港人北上”熱門旅游目的地,粵港澳大灣區游客來長沙過周末已成常態。
玩法迭代,一年四季皆有亮點
今年以來,長沙從游客視角出發,聚焦新打法、新玩法,帶動長沙文旅破圈出圈?!白芬粓鲅莩獣?,打卡一座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新風尚。連開4天的周杰倫演唱會帶動體育場周邊小吃、道具賣爆,核心區域酒店一房難求,粉絲經濟與網紅城市的融合,激發出“吃、住、行、游、購、娛”的強大文旅消費潛力。緊接著,薛之謙、徐佳瑩、羅大佑等明星接連來到長沙開唱,全國各地的粉絲紛至沓來。演唱會經濟成為長沙文旅新的“推進器”。
“湘當有味在長沙 歡歡喜喜過大年”在火宮殿開場;譚盾攜手雷佳等知名藝術家在長沙音樂廳奏響創作交響樂作品《長沙古鐃》;瀏陽天空劇場演出《慶余年》主題煙花秀;湘江歡樂海洋、長沙世界之窗推出暑假夜場活動;長沙博物館“她從長安來——漢長沙國漁陽王后和她的時代”特展啟幕,復原活化城市記憶,讓優秀傳統文化對接新入口、融入新語境、滿足新需求,長沙文旅不斷點亮新IP。
圍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今年以來,長沙文旅用產業思維謀事業發展,以“三化”促“三量”(以項目清單化、責任具體化、效果可視化,促存量盤活、增量拓展、質量提升),著力答好“兩個融合命題”,持續擦亮“三張文化名片”,下一步,長沙將進一步夯實文脈根基,厚植歷史底蘊,不斷提升文旅的經濟貢獻,豐富文化供給,精準營銷拓客,積極升級服務品質,力爭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達到2.06億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達到2325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