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為期62天的鐵路暑運圓滿結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8.87億人次,同比增長6.7%,日均發送旅客1431.2萬人次,創暑運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其中8月10日至12日連續3天單日客流超1600萬人次;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6.7億噸,貨物發送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據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9月1日推送)
今年鐵路暑運多項數據指標再創新高,暑運熱浪“席卷”全國,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活力。數據背后,是文旅消費市場的持續升溫,是公眾出行需求的集中釋放,也是全國經濟向好發展的縮影。
開新線,路網越織越密。2024年上半年累計新開通線路979.6公里,池黃高鐵、杭溫高鐵、包銀高鐵等多條新線相繼開通,這一條條高鐵新線開通,進一步完善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布局,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提升人們出行體驗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池黃高鐵的開通,為皖南地區旅游經濟注入了新動能,而杭溫高鐵的運行讓長三角地區發展聯動更加地緊密,包銀高鐵開通運營為絲路經濟插上騰飛翅膀……正是一條條高鐵新線開通,讓“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路網交通大動脈更加新活,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從北疆風光到嶺南人家,編織出了“流動中國”的蓬勃畫卷。
創新高,暢通客貨運輸。暑運期間,鐵路客運加大運力投放,全國鐵路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0905列,同比增加636列、增長6.2%。鐵路貨運持續上量,前7個月國家鐵路完成貨運發送量22.57億噸,同比增長0.13%,其中7月發送貨物3.34億噸,同比增長3.10%。這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充分展現了中國鐵路運輸的高效運能和強大實力。如今,“朝發夕至”、“一日千里”廣大人民有了“說走就走”的底氣和從容,而裝備優化、數字賦能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打通客貨運輸的“最后一公里”。鐵路提質、降本“雙輪驅動”,為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火車頭”添磚加瓦。
體驗新,拉動消費熱情。為全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鐵路部門優化列車運行圖,實行“一日一圖”,通過加開列車班次、重聯擴編運行等方式,讓更多旅客坐著火車去旅行。豐富運輸產品,如計次票、定期票、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上新”優化;提升服務品質,如增設“靜音車廂”、“印象桂味”特色餐飲套餐等相繼“上線”運行;鐵空海協同聯運,如旅客12306手機端選擇空鐵、海鐵聯運等,即可實現“高鐵票+飛機票”、“高鐵票+輪渡票”一次預訂、一次支付、一證通行。一項項改革創效的新舉措,一個個豐富體驗的新場景,成為鐵路激活消費市場升級的“流量密碼”。
鐵路暑運從規模看,實現了單日或單月客貨運量新高;而從結構看,消費性出行和集約化產品增長迅速。這些趨勢表明,鐵路正朝著產品多元化、差異化和服務高效能等方向不斷升級發展,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綿綿“鐵”動力。(黃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