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鐵路年旅客發送量、周轉量和貨運量穩居世界第一;高鐵營業里程超4.6萬公里,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總和。16萬公里鐵路線縱橫成網,支撐起一個活力滿滿的流動中國。(央廣網 10月7日報道)
隨著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貨運、客運需求持續攀升。鐵路運輸領域各項數據屢創新高,不僅映射出鐵路部門與國家同步前行的身影,更是發展成就惠及全民、發展成果與全民共享的有力證明。
路網建設激活經濟發展動脈。從我國首條自主設計的唐胥鐵路,到今日“八縱八橫”約80%的高鐵網主通道已建成投產,鐵路部門大力推動路網建設,為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我國鐵路營業總里程突破16萬公里,路網建設拉近了沿線各地的時空距離,給人們出行帶來極大便利,今年國慶假期鐵路發送旅客量更是創下了單日歷史新高。鋼鐵巨龍在山河湖海、草原大漠間呼嘯穿行,依托高鐵網,諸如長三角、成渝等地區紛紛涌現“雙城經濟圈”“一小時經濟圈”,煥新了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
精準服務提升人民幸福指數。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昔日悶熱喧囂的“慢火車”也升級換代成為舒適快捷的高鐵。為方便旅客出行,鐵路部門始終致力于提升服務質量,打造“鐵-陸”與“鐵-空”無縫銜接的一體化交通樞紐,有效解決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國鐵集團頒布“新客規”,進一步優化車票改簽流程、學生身份核驗等制度;尤其是國慶推出的“同車接續”功能,極大地簡化旅客的中轉換乘流程,這不僅是對傳統購票方式的一次革新,更是鐵路部門“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讓精準服務更有溫度。
頂尖技術擦亮高鐵“中國名片”。從最初的引進外國技術建設,到如今的參與國際建設,中國鐵路用百余年的光輝歷程書寫了一部輝煌史詩。作為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單”,雅萬高鐵開通以來高開高走,在印尼經濟、社會、文化和技術等領域的輻射溢出效應不斷顯現。“一帶一路”的標志性工程——中老鐵路,也成為老撾解鎖陸路交通困局、發展經濟的通途,讓老撾實現從“路鎖國”到“陸聯國”的歷史性跨越。中國鐵路的海外征程,讓世界各國得以共享中國發展的豐碩成果,共同書寫著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穿山跨壑履平川,復興夢想耀金光。展望未來,鋪設在中國廣袤大地上的鐵路網還在繼續延伸,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筑基鋪路,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添彩增輝。(馬凱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