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正式對外公布。普查結果顯示,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接近13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五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長源。
China published the results of its fifth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on December 26, 2024.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2023 reached nearly 130 trillion yuan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results.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the country's averag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economic growth has remained around 30 percent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making it the largest driving force behind world economic growth.
【知識點】
經濟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是對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的一項全面調查,主要了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變化情況。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經濟普查每五年開展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23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調查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類單位的基本情況,掌握我國國民經濟行業間的經濟聯系,通過普查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為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治理、科學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撐。
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數量大幅增加,吸納更多從業人員;企業資產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較快增長,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勞動生產效率有所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不斷增強,五年來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經濟發展在規模總量、結構優化、創新驅動、安全保障、綠色轉型等方面呈現出諸多積極變化,展現出穩固的基礎、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潛能。
【重要講話】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發展具備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We have advanced reform,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have written a new chapter on the miracles of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long-term social stability. China now has more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s and stronger institutional underpinnings for pursuing development.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now on an irreversible historical course.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相關詞匯】
第二產業
the 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產業
the tertiary industry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工作室(本文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