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一批光伏玻璃從黔東南州發往貴州威寧一道長通光伏組件生產基地,標志著“黔東南州造”光伏玻璃正式加入了長通集團的全球光伏組件產業鏈。
這批玻璃的制造者,正是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黔東南州委州政府引進的重點項目,該公司自2020年落地以來便闊步向前發展,所擁有的光伏玻璃生產線是貴州首條具備生產能力的此類生產線,填補了貴州光伏玻璃制造業的空白。
“十四五”以來,貴州大力促進資源精深加工發展。黔東南州凱里市爐碧經開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儲備,10公里范圍內已探明的石英砂儲量高達3.28億噸,占據全省總儲量的約66%,且其石英砂礦中二氧化硅的平均含量高達98%。此外,鋁礬土、重晶石,以及玻璃制造所需的石灰石、白云石等礦產儲量同樣豐富。
近年來,黔東南州依托資源稟賦,堅定不移推行“富礦精開”戰略,將玻璃產業確立為主導產業,力圖打造西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玻璃制造產業基地。
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華是湖北人,1998年開始在湖北武漢涉足玻璃行業,從事玻璃門窗深加工、珠寶加工經營,以及玻璃貿易等業務。王華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看中了黔東南州的資源優勢,并于2020年在該地成立貴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核心業務涉及玻璃制造、L0WE鍍膜玻璃制造、玻璃深加工等八大板塊。
“事實證明,我們來對了。黔東南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稅收減免、土地使用優惠、人才引進支持等。這些舉措,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初期投資成本及后續運營成本。”王華說,黔東南州還致力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物流效率,為企業營造了一個便捷高效的發展環境。
在創業過程中,公司得到了黔東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公司人才引進提供便利條件,協助公司招聘到合適的專業人才;多次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提升員工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政府部門的良好服務和大力支持,讓我們敢放開手腳干事創業。”來到黔東南后,王華帶領公司聚焦中高端玻璃制造,打造產業鏈新生態,計劃在2065畝土地上,分三期建成國內玻璃行業重要制造基地。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預計達到6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2000人以上。
“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王華高度重視科技研發投入,組建了專業研發團隊,建立研發中心。公司還計劃與武漢理工大學、貴州大學、貴州理工學院等學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大產品科技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綜合性能,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在他的帶領下,黔玻永太不斷進行技術提升改造,以科技創新支撐形成新質生產力。2020年來,該公司陸續獲得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種玻璃生產窯內壓力的穩定裝置”“一種玻璃溶液的冷卻裝置”“一種玻璃退火單元窯”“一種玻璃原片成型前的鍍膜裝置”等 5個專利證書,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黔玻永太憑借自身制造實力和技術實力,先后榮獲“貴州民營企業100強”“貴州制造業企業100強”“黔東南州優秀民營企業”“黔東南州五一勞動獎狀”“凱里市優秀民營企業”“2021-2023貴州省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
王華也先后被評為貴州省十大杰出(優秀)青年企業家、貴州省十佳民營企業家、貴州省行業領軍民營企業家、新時代的貴州人。同時,作為政協第十三屆貴州省委員會委員,他積極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為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發聲。
談到未來的發展,王華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將繼續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不斷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公司將積極加強與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合作,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推動黔玻永太制造的玻璃產品“出海”。(袁生|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