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鍋”是一道源于舊時的盛宴,最早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艱難歲月。作為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的特色菜肴,它與羊湯鍋和茨沖雞火鍋并稱“水城三鍋”,如今,這一地方美食的聲名正逐漸走出家鄉。
相傳,烙鍋的起源與400年前清朝將領吳三桂有關。當時,軍中糧草耗盡,士兵們只能捕獵野味、采摘野菜,并用瓦片架在火上烤制食物。后來,這種簡陋的烹飪方式逐步演變,瓦片被圓形鑄鐵穹頂取代。特殊的鍋體設計使食物的汁水自然流向鍋邊,再澆上滾燙熱油,讓鍋中的肉類、蔬菜和豆腐等食材被均勻加熱、香氣四溢。
烙鍋從街邊小攤起步,20世紀90年代逐漸進入餐廳,甚至催生了“烙鍋一條街”。每家餐館都有自己秘制的蘸水,通常由辣椒粉、花椒、花生粉和芝麻等調制而成,豐富了烙鍋的層次風味。
與烙鍋齊名的茨沖雞火鍋,其名字同樣源自一段戰爭歷史。它自古以來就是水城的傳統菜肴,得名于1979年改名的“茨沖村”,以紀念長征時期紅軍與百姓之間的軍民魚水情。
20世紀后期,茨沖雞火鍋逐漸成為“公路美食”,深受卡車司機和過往旅客的喜愛。近年來,它也成為水城“美食街”的常見招牌,茨沖街、陡茨路及周邊區域聚集了約30家專營這道火鍋的餐館。
茨沖雞火鍋的美味離不開三大核心原料:土雞、豆腐和山泉水。茨沖的山泉水清澈透明,富含鍶、鋅、鉀等多種礦物質,不僅健康益身,還使本地豆腐細嫩勁道,久煮不散。土雞通常先用豬油煸炒,隨后與小黃姜、紅香蒜、土豆、糍粑和蔥段一同烹制,最后配上一碗用油炒火腿烹制的苦蕎飯,滋味濃郁。冬季吃上一鍋熱騰騰的茨沖雞火鍋,驅寒效果尤為顯著。
與烙鍋和茨沖雞火鍋并列的羊湯鍋,則是一道被譽為“藥膳”的滋補佳品。水城當地放養的黑山羊食用草藥,其肉質鮮嫩,具有祛寒除濕的功效。羊肉與羊雜經長時間燉煮,制成紅湯或清湯兩種風味,食用時搭配辣椒粉,更添辛香與暖意。
到訪水城的游客,無不為“水城三鍋”的獨特風味所折服。這三道菜不僅承載著數百年的地方記憶與飲食文化,也展現了水城在滋養味蕾與文化傳承上的魅力。它們從歷史走向未來,將繼續為水城的餐桌增添無窮風味。(中國日報美籍記者Erik Nilsson編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原文見1月24日中國日報旗艦版、香港版報眼導讀轉16-17跨版,國際版報眼導讀轉8-9跨版,英文鏈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501/24/AP6792ebb1a3108457776bd947.html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