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2月8日公布案例顯示:某境外組織負責人“琪姐”以商業拍攝、建筑測繪等名義,教唆境內人員黃某某拍攝涉及重要軍事設施照片384張,并要求黃某某通過網絡向境外傳輸。最終,黃某某因犯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4萬元。
此外,國家安全機關近期第一時間偵破一起重要涉密人員主動投靠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重大間諜案件,在其投敵叛變短短48小時內即將其抓捕歸案,及時制止賣密行為,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
當前,間諜活動愈發隱蔽,他們潛伏在社交媒體、招聘平臺,甚至是普通的評論區,以“高薪兼職”“學術合作”“投資機會”等方式,誘導相關人員泄露敏感信息。看似無害的聊天,可能已被精心設計;隨手發布的一句話,也許就成為敵對勢力利用的情報。國家安全機關多次提醒,間諜可能就在身邊,防范意識必須時刻在線。
國家安全不僅是國家機關的責任,更是14億中國人的共同使命。從軍工科研到基礎設施,從經濟數據到社會穩定,國家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任何疏忽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公民要增強防范意識,不輕信、不泄露、不傳播敏感信息;單位和機構要嚴格落實保密制度,堅決杜絕“無意識泄密”;國家安全部門也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打擊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
48小時落網,是震懾,也是提醒。國家安全,沒有旁觀者,只有守護者。北京日報客戶端刊文指出,“勿踩線、踩線必被抓”。法律利劍高懸、執法“火眼金睛”,威脅國家安全的惡行,必然會付出沉重代價。文章表示,“國泰”方能“民安”。“反間諜”絕不只是國家機關的單打獨斗。筑牢國家安全堤壩,每一個人都是一道防線。自覺提升辨別能力、保密意識,留個心眼、提高警惕,才能共同守護我們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