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日報》“中國式現代化的地方實踐” (National Vision, Local Action)高端訪談欄目,講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道路上的地方特色實踐。全國兩會期間,本欄目刊發全國人大代表,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專訪文章,講述內陸城市懷化主動作為,努力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和東盟貨運集結中心,推動懷化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深居中國內陸腹地的湖南懷化,富有遠見地通過懷化國際陸港建設,從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山城轉變為湖南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城市。
“我們勇擔使命、主動作為,推動懷化從內陸腹地邁向開放高地,實現了轉身向海的華麗蝶變?!比珖舜蟠?,懷化市委副書記、市長黎春秋接受中國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變化源于懷化借“天時”之勢、憑“地利”之便和聚“人和”之力的戰略結合。
對外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也是刻在懷化人骨子里的基因。
黎春秋介紹,2019年8月,國家出臺《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將懷化定位為“重慶-懷化-柳州-北部灣”主通道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打開了中西部地區通往東盟最便捷的貿易路徑。懷化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在中部地區唯一交匯的城市,舉全市之力加快建設國際陸港,推動“定位變地位、夢想成影響、效率轉效益”,構建了依托“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的開放新格局。
懷化構建了跨山越海“大樞紐”。截至2024年,懷化已開通國際國內線路155條,運輸網絡覆蓋50個國家地區、138個港口站點。懷化地處“湘鄂渝黔桂”五省邊區中心,懷化形成了由4條普鐵、3條高鐵、8條高速公路、“永”字型水運網、芷江機場組成的“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其地理區位優勢得到進一步放大。
黎春秋表示,懷化率先在中部地區雙向開通了中老、中越國際班列,這些服務使懷化走在了中國中部地區與東盟跨境貿易的前列。班列開行跑出了“加速度”,2024年,懷化開行班列1009列,近3年年均增長約180%,提前兩年實現省定目標,其中中老班列開行量穩居中部地區第一。
目前,懷化國際陸港吸引了西部陸海新通道70%的南下貨運量經過此地。懷化還與洋浦港、南沙港等簽訂合作協議,與欽州、磨憨、憑祥等結成姊妹港,在泰國、老撾等地設立海外倉7個,鞏固了其國際物流網絡。
臨港產業“硬實力”不斷發展壯大。懷化箱包皮具產業從無到有,集聚鏈上企業129家,產品遠銷26個國家地區,“國際箱包之都”一年成勢。
在懷化,冷鏈物流、農產品加工和跨境電商同步發展——阿里國際站等15家企業入駐陸港(跨境)電商產業園,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61.8%就是明證——這展示了懷化多元化的經濟體系。懷化還引進中國供銷集團投資22億元,建設中國供銷·懷化三農產業園,這些都是投資者信心增強的推動因素。
展望未來,黎春秋表示,懷化將圍繞東盟貨運集結中心建設,著力打造東盟班列集結中心、跨境電商集拼中心、進口商品集采中心、中部地區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四個中心”,確保年內穩定開行班列1200列以上,力爭港區產值突破1000億元。其他計劃還包括積極融入共建“數字陸海新通道”平臺和推行便利化通關模式,以提高運營效率,并擴大與中國中部省份和東南亞港口的合作。
此外,懷化計劃通過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推動城市的繁榮發展。黎春秋表示,今年9月,懷化將承辦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這將是推動懷化這座城市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懷化將把籌辦好全省旅發大會作為“一號工程”,以系統思維、一流水準高質量發展文旅,高標準推進項目,高水平提振消費,高顏值扮靚城鄉來努力實現“辦一次會、興一座城”。
未來,懷化將充分發揮古色、綠色、紅色旅游資源富集優勢,推出一批跨區域精品路線、全國性節慶賽事、多類型文旅產品,全力打造全國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鄒碩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