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日報2025年3月5日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在南極秦嶺科考站成功發電,標志著全球首次實現氫能技術在南極應用。
China's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hydrogen fuel cell has successfully generated electricity at the country's Qinling Station in Antarctica, marking the first ever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in the polar region, China Science Daily reported on March 5, 2025.
【知識點】
氫能是新興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這是氫能產業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隨著“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清潔氫作為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需求持續增長。
作為氫能利用的一種重要形式,氫燃料電池是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發電裝置,具有無污染、噪聲低、高效率等特點。氫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氫氣通過燃料電池的正極當中的催化劑(鉑)分解成電子和氫離子(質子)。其中質子通過質子交換膜到達負極和氧氣反應變成水和熱量。對應的電子則從正極通過外電路流向負極產生電能。
2025年3月1日,搭載“氫騰”氫燃料電池的設備及系統在秦嶺站完成安裝調試,成功發電,驗證了氫燃料電池產品在極端低溫環境中的可靠性,填補了氫能在南極能源系統建設中的應用空白,為極地環境及低溫惡劣環境能源系統建設、微電網建設提供了樣板。據了解,此次應用于南極秦嶺站供能的微電網系統,配備最大儲氫容量50立方的儲氫罐,單獨用“氫騰”燃料電池發電可為站區提供連續24天、最大30千瓦的供電。該燃料電池系統可模塊化擴展,功率范圍覆蓋50千瓦至數十兆瓦,發電效率可達50%,熱電綜合效率可達90%以上,設計壽命4萬小時。相比傳統化石燃料發電,這款產品每發出一度電,可節省約400克標準煤,減少約1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重要講話】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中國將破立并舉、穩扎穩打,在推進新能源可靠替代過程中逐步有序減少傳統能源,確保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cannot be realized overnight. Through solid and steady steps, China will pursue an orderly phase-down of traditional energy in the course of finding reliable substitution in new energy. This approach, which combines phasing out the old and bringing in the new, will ensure stead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22年1月17日,習近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相關詞匯】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a green-oriented transition of energy
氫能產業
hydrogen energy industry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工作室(本文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