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地心秘境·洞見永恒”織金洞銀雨樹15億保額投保新聞發布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行。會上,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正式宣布為“銀雨樹”投保15億元保額,旨在通過投保行動強調自然遺產保護重要性。
織金洞位于貴州省織金縣境內,是國家5A級風景旅游區,洞內景觀奇特,鐘乳石、石筍、石幔等喀斯特地貌形態萬千,令人嘆為觀止。而有著“地球之寶”美譽的銀雨樹,這株高17米、重達40噸的罕見棕櫚狀石筍,形成大約有15萬年,其價值不僅在于其獨特的形態和美學價值,更在于它所承載的地球演化歷史和科學價值。
近年來,為做好地質遺跡保護,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建立了公園地質遺跡保護數據庫、洞內鐘乳石三維掃描地理信息系統,編制141處地質遺跡保護清單。未來三年,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將與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共建“地質風險預警實驗室”,通過科技手段實現從“災后補償”到“災前預防”的跨越,以金融智慧為自然瑰寶構筑安全屏障,讓“地球之花”銀雨樹閃耀于黔山秀水間。
發布會上還舉行了銀雨樹科學·藝術高峰主題演講,來自地質與藝術領域的專家圍繞織金洞鐘乳石景觀特征及形成演化分析、自然造物的美學啟示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專家們一致認為,“銀雨樹”不僅是地質科學的寶庫,更是自然美學的典范,其保護與研究對于推動地球科學發展和提升人類審美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會上發布了《全國旅游洞穴地質保護聯合倡議》。該倡議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旅游洞穴的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強化法律意識、科學規劃、提升公眾意識、科技創新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倡議的發起單位之一,將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為推動全國旅游洞穴地質保護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科學價值,成為了國內外游客和地質學家們向往的圣地。此次“銀雨樹”獲得15億保額投保,不僅在國內自然遺產保護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桿,也進一步彰顯了織金洞地下天宮作為地質科學寶庫的非凡價值。未來,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將積極致力于地質科學的研究和普及工作,通過舉辦科普展覽、講座等活動,向公眾普及地質科學知識,提高公眾對自然遺產保護的認識和責任感,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這份來自地球深處的美麗與神奇,并參與到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中。(袁生|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