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候鳥大規模遷徙和集群活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疫病防控的關鍵節點。隨著氣溫逐漸回暖,甘肅安西極旱荒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雙塔濕地、橋子東壩、平頭樹水庫等地逐漸迎來大批候鳥。為切實做好春季候鳥監測和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安西管護中心積極行動,通過科學監測、聯合巡護和社區宣教三大舉措,為遷徙候鳥筑起立體化保護網絡。
依托林長制網格化管理體系,安西管護中心組建專業監測隊伍,在雙塔水庫、葫蘆河、平頭樹、橋子等濕地布設10條監測樣線和12部紅外相機,運用無人機巡航、單反相機記錄及望遠鏡定點觀測相結合的方式,對候鳥的種類、數量、種群活動及棲息地等情況展開詳細觀測記錄。累計記錄候鳥20余種3000余只,其中灰雁、赤麻鴨、綠頭鴨、赤嘴潛鴨等雁鴨類和大白鷺占比超六成,并監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頭鷂、大鵟活動蹤跡。
近年來,安西管護中心采取“技防+人防”多項監測措施,利用智慧大數據平臺視頻監控進行實時動態監測、預警,護林員通過“管護通APP”開展網格化巡查,重點排查非法獵捕、投毒等違法行為,同步開展禽流感等疫源疫病監測和周邊社區居民宣傳教育。通過巡護和監測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準確掌握了候鳥遷徙情況和疫源疫病疫情動態,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與研究積累了科學數據。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 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