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其主要目標是:到2030年,力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5億畝;到2035年,力爭將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
China announced a plan to gradually transform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into high-standard farmland. The plan, issued by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ims to have developed 1.35 billion mu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by 2030 and transformed all eligible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into high-standard farmland by 2035.
【知識點】
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是一個重要抓手。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在農田質量、產出能力、抗災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優勢。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糧食產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建成各類田間灌排渠道1000多萬公里,農田抗災減災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實現了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為全國糧食連續多年豐產增產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推動逐步把具備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202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在建設標準方面,以“一平”(田塊平整)、“兩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產量、效益)為基本標準,合理確定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投入標準。在建設內容方面,因地制宜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統籌開展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治理,將建設重點放在田內。在建設布局方面,優化高標準農田建設空間布局和時序安排,優先在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以及糧食產量高和增產潛力大地區開展建設。方案還依據區域資源稟賦、耕作制度和行政區劃等,將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分為東北區、黃淮海區、長江中下游區、東南區、西南區、西北區、青藏區等7個區域,并分別明確了工作重點。
【重要講話】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農田就是農田,只能用來發展種植業特別是糧食生產,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Farmland is the lifeline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Farmland is for farming and can only be used to grow crops, especially grain crops. The strictest possible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of farmland must be implemented.
——2022年3月6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
【相關詞匯】
耕地保護制度
farmland protection system
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national strategies for food security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工作室(本文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