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21日電 美國人每年在“四大糖果季”期間花費高達數十億美元。據美國糖果協會(National Confectioners Association)的數據,去年美國人僅在復活節糖果上就花了54億美元。
但據英國《衛報》網站19日的報道,飛漲的可可豆價格推高了巧克力糖果的售價,而美國政府對全部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政策則極可能使售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因此,對于許多“沒有巧克力,復活節就不完整”的美國人來說,買糖的支出會多了不少。
報道稱,在過去一年中,巧克力售價持續攀升,主要是因為其核心原料可可豆的價格因主產區產量銳減而飆升?,F如今,美國新關稅政策則將進一步推高巧克力售價。盡管經濟學家目前尚無法精確評估其影響,但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計,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年支出增加4900美元(約合人民幣3.6萬),所有商品的均價上漲3%。
對于許多與全球供應鏈緊密相連的企業來說,將生產地遷回美國既復雜又昂貴。在美國的巧克力制造商來看,這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可樹僅適宜熱帶氣候,但對于美國來說,僅有夏威夷和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符合條件,這就意味著美國消費的可可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位于舊金山的知名巧克力店“蒲公英”(Dandelion Chocolate)的聯合創始人兼巧克力“尋源師”格雷格·達萊桑德羅(Greg D’Alesandre)說:“美國年產可可最多100噸,而我們這樣的小型制造商年用量就要120噸。美國根本不可能自給自足。”
由此看來,美國的巧克力廠商,無論大小,都將受到關稅沖擊。巧克力生產商不僅要擔心可可豆價格高企,還要承受生產流程其他環節的通脹壓力。
紐約州巧克力生產商Primo Chocolate的老板奧利弗·霍萊切克(Oliver Holecek)提到說:“我更擔心的是包裝材料價格。大多數紙張生產都在中國,而美國目前還沒有太多優質資源?!?/p>
報道指出,由于各個企業都在應對新關稅政策,美國港口的擁堵可能進一步推高運輸成本。多重壓力形成了不穩定的環境,對缺乏大企業資源的中小巧克力廠商尤為嚴峻。蒲公英巧克力店去年已不得不因可可漲價而提價,達萊桑德羅坦言,不確定消費者能否承受繼續漲價。
“過去三年,已有三家巧克力商因價格波動而倒閉。”他無奈地表示,“制定應對計劃極其困難.……我們盡力而為,但更多時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p>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