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采訪團來到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
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國家首個中醫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以中藥質量為核心科學問題,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和現代化。實驗室以中藥質量的評價為研究方向,以中醫藥創新和國際發展為研究目標。實驗室主任、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陳新表示,中醫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在澳門,既能夠吸納國際理念和人才,也推動中醫藥獲得更廣范圍的認可。
走進實驗室,映入眼簾的既有中藥煎壺、搗藥罐等傳統容器還有藥物遞送模擬器、膠囊填充機等設備。近年來,實驗室也在探索重點交叉學科研究領域,其中就包括中藥+人工智能(AI)。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路嘉宏表示,要推進中藥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藥與先進技術的結合。
“過去我們進行百萬計的小分子篩選可能需要十年時間。在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工篩選后,數十秒就完成了同樣工作,研究院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是與內地的一家企業合作的。”路嘉宏說。
過去數年,實驗室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建立了中藥化學、質量分析、生物活性質量監督、安全質量檢定、中藥制藥和中藥質量評價等六個具有國際水平的關鍵技術平臺。陳新說:“我們希望通過高質量的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為人類的健康和福祉作出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陳蓉蓉 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