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5月15日至18日在長沙舉辦,一場吸引全球目光的行業盛會正式啟幕。5月15日,《中國日報》刊發文章《Chinese technology helping markets rise up》,講述長沙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融入全球產業鏈,國際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成為中國工程裝備走向世界的一張金色名片。
《中國日報》5月15日第六版截圖。
報道譯文如下:
湖南長沙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規模達2500億元,全球市場影響力正不斷提升。2024年,長沙工程機械出口額達290.6億元,同比增長22.9%,海外營收復合增長率超50%。
依托本地工程機械巨頭的出色表現,來自長沙的產品不僅在沙特、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暢銷,在非洲乃至歐洲國家的市場份額也穩步提升,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總部位于長沙的山河智能是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2025年寶馬國際工程機械展(Bauma 2025)上,其針對歐洲市場的核心產品旋挖鉆機斬獲超億元訂單。目前,該公司工程機械產品已出口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美、東南亞等地設立子公司后,海外市場份額持續攀升。該公司表示,歐洲是工程機械研發生產的高地,其在歐洲市場的成功印證了中國工程設備的競爭力。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標桿企業之一,中聯重科也在歐洲邁出重要步伐。今年3月31日,中聯重科德國工廠二期項目破土動工,這是湖南裝備制造企業在歐洲首個自主投資的研發制造基地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工程機械裝備超1000臺,產值達3億美元。
目前,中聯重科已在海外布局11個研發生產基地。2024年,其全球銷售網絡持續擴展,海外網點超400個,產品出口至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預計2025年海外業務占比將接近60%。
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長沙工程機械產品已深度參與當地重大建設項目。另一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來自長沙的星邦智能,通過大力開拓國際市場,近三年出口業務快速增長。2024年其營收近50億元,同比增長42.5%,其中出口額近20億元,同比增幅約41.2%。
今年2月7日,星邦智能超百臺曲臂式設備從長沙出發,分批運往中東海灣地區,打破行業高空臂式車輛單次出口紀錄。作為公司自主研發的代表性產品,該設備作業高度達48.6米,最大載荷455公斤,其人機交互功能、自診斷控制系統及智能聯網系統性能優異,可應對多樣化高空施工難題、復雜工況及定位困難等挑戰。
除“一帶一路”市場外,湖南工程機械產品在非洲應用廣泛。肯尼亞蒙內標準軌鐵路、埃及非洲第一高樓“標志塔”、贊比亞盧姆瓦納銅礦(非洲最大露天銅礦)等標志性項目,均采用了長沙產工程機械產品。三一重工總裁助理廖俊宇表示,“非洲是三一全球化布局的起點”。2002年,三一首批液壓推土機出口摩洛哥,成為最早進入非洲市場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之一,目前其在非洲累計銷售收入已超200億元。
湖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湖南將加強與歐美、東南亞等傳統市場的合作,同時開拓非洲、RCEP成員國、拉美、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并依托中非合作論壇等機制,將工程機械打造成湖南“新名片”。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