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美國宣布完成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襲擊,威脅伊朗“要么選擇和平,要么面臨比過去更慘烈的悲劇”。持續多日的中東地區緊張局勢火上澆油,國際社會對中東戰事惡化、外溢影響、生靈涂炭的前景憂心忡忡。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強調“任何新增軍事干預都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不僅波及當事方,也將危及整個地區及全球和平與安全”。
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再次印證“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深刻判斷。戰爭打不出和平。幾天前,中俄元首通電話,強調推動停火止戰是當務之急,保障平民安全是重中之重,開啟對話談判是根本出路,國際社會促和努力不可或缺。這四點主張謀當下、計長遠,闡述了鮮明的中國主張,體現了中方的責任擔當和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情懷,為緩解中東緊張局勢指明方向、開出良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連日來同多國外長通話,闡明中方的立場、關切和行動倡議。
推動停火止戰已刻不容緩。武力從來不是解決爭端的正確方式。在當前沖突因美國下場而急劇升級的情況下,推動停火止戰是當務之急,武力只會加劇仇恨和暴力的惡性循環。一旦外溢加劇,將使中東滑向持久動蕩的未知深淵。
保護平民的紅線不可突破。2003年伊拉克戰爭殷鑒不遠,伊拉克數十萬平民死亡。在另一場尚未平息的加沙沖突中,持續不斷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超過5萬名平民死亡,造成加沙大規模人道災難。本輪沖突中,無情炮火導致民宅、醫院、學校、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大量平民傷亡,滿目瘡痍的景象沖擊人類良知。無論何時,軍事沖突中保護平民的紅線都不能突破,無差別使用武力的行為都不可接受。沖突當事方應嚴格遵守國際法,堅決避免殃及無辜平民。
對話和談是根本解決之道。美國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存約國,首次軍事打擊無核武器締約國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監督的核設施,對國際和地區和平安全、有關和平利用核能機制均將產生深遠的破壞性影響。矛盾越是復雜,挑戰越是緊迫,越應該堅持政治對話與和平談判的正確方向。各國都希望避免世界重歸叢林法則。大國更要有大國的樣子。有關國家特別是對中東地區事務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應該帶頭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摒棄叢林法則和雙重標準,以實際行動止戰止亂,而非“極限施壓”,奉行誰“胳膊粗”、“拳頭大”,誰就說了算。只有基于道義和正確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礎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國際社會應為勸和促談注入正能量。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對全球安全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地區國家首當其沖。日前21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發表外長聯合聲明,阿拉伯國家聯盟、伊斯蘭合作組織接連緊急召開外長會,發出推動局勢降溫、維護地區持久和平的呼聲,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的和平倡議和集體行動,應該受到充分重視和全力支持。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協調,共同努力,充分發揮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機制作用,用好聯合國憲章賦予的各種手段,采取切實有效行動,推動通過對話建互信、解紛爭、促安全,為維護地區及世界和平與安全發揮應有作用。
中東的歷史和現實表明,戰爭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武力帶不來和平。大道不孤,世界上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是多數。我們相信,正義的聲音能夠得到傾聽,正當的權益能夠得到保護,和平的陽光必將再次照耀在中東這片飽受苦難的大地上!
(作者系國際問題觀察員 伍亞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