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海外版創作的AI視頻《烽火家書——墨痕里的山河氣魄》正式上線。
視頻將趙一曼等人書寫家書時的歷史情景轉化為視頻場景,受眾于此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封封家書中的壯氣丹心。
AI視頻中,趙一曼從押運人員手中接過紙筆,為7歲的孩子留下泣血叮嚀:“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金門淪陷后,華僑領袖陳嘉庚從新加坡致信集美校董:“恨現無百萬資產,否則亦必以全數購買救國公債,絕不猶豫也?!?/p>
棗宜會戰前夕,張自忠將軍寫下20名部將的名字,決絕致意:“只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
左權將軍坐在太行山深處窯洞里的油燈下,留下超越生死的誓言:“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別后衷情。”
信紙短,情意長。墨跡背后,是滾燙的血與不滅的魂。這些寫在民族奮戰時刻的家書,承載著游子的思念、父母的叮嚀、夫妻的牽掛,更是映照民族精神、凝聚家國情懷的珍貴鏡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