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 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高凱)8月22日,當中俄兩國聯合打造的影片《紅絲綢》在青島憑借深厚情感內核吸引觀眾目光,“上合組織國家優秀影視作品展映周”的“光影互鑒·和合共生”主題更加可感可知。
就在一個多月前,上合組織成員國藝術節開幕式暨青年歌會的舞臺上,當“跨越山海,心手相連”的歌聲在青島奧帆中心尋夢堤回蕩,“上海精神”被中國青年歌手和上合成員國留學生以又一種生動可感的方式演繹出來。
8月22日,中外嘉賓在“上合組織國家優秀影視作品展映周”開幕式上合影留念。 張孝鵬 攝
青島的繽紛光影樂舞,正是上合組織文化合作彰顯蓬勃生機的寫照。自《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將文化領域合作列入組織宗旨與目標以來,上合組織文化領域合作不斷深入,形式日益多樣化。去年7月中國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以“上海精神”為引領組織開展了系列文化盛事,通過科技賦能、文明對話與民心相通的深度融合,為上合組織框架下的人文交流注入新活力。
以《紅絲綢》為開幕影片的“上合組織國家優秀影視作品展映周”內容涵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多領域,上合電影之約、光影會客直播、光影圍爐直播等眾多項目,搭建起上合組織國家影視互鑒的平臺;上合組織成員國藝術節期間,來自中國、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家的藝術團體在青島進行多場演出和藝術交流。跨國文化盛宴不僅讓不同國家的傳統藝術得以呈現,還通過深入社區與高校的互動表演,極大增進了民眾間的相互了解。
上合組織文化合作溢彩不止于青島。7月初在重慶舉行的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科技成果展上,從虛擬拍攝到AI影像處理,從實景空間還原到VR沉浸式體驗……一系列展示活動生動呈現“電影+科技”的跨界融合魅力,為成員國電影產業升級提供了可行路徑。
作為配合上合峰會的重要文化活動,這一平臺不僅集中展映了眾多來自成員國的優秀影片,讓觀眾更加了解上合組織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風貌與人文精神,還通過舉辦電影市場、電影合作論壇等系列活動促成實質性合作。
7月16日,以“匯文明·創視聽·共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視節在西安開幕。圖為開幕式場外的電視作品展示區。 中新社 記者 李一璠 攝
科技搭建的橋梁,最終通向人心相通的彼岸。在西安舉行的第二屆上合組織國家電視節期間,中國、哈薩克斯坦合作制作的紀錄片《我們在哈薩克斯坦拍電影》,中國、俄羅斯、蒙古國、沙特阿拉伯、亞美尼亞合作制作的動畫片《我們的合奏》等40余項視聽領域合作成果發布,形成多類型、多語種的內容矩陣,增進了不同國家人民的相互了解。
據介紹,為配合本屆電視節,“視聽融情 和合共行”節目展播活動于5月至8月期間持續開展。當屏幕里的故事變成生活中的討論,文化互鑒更有了融入日常的寶貴溫度。
從重慶的光影盛宴到西安的視聽交響,再到青島的藝術對話,這些活動不僅展現了各國文化魅力,以可觀可感的藝術形式加深了國家間對彼此文化的理解,更通過眾多產業項目簽約、合作成果發布等,將文明互鑒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合作紐帶。
在2025年的光影樂舞交織中,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其價值與意義正進一步閃耀,上合組織文化合作正續寫新的篇章。(完)
【編輯:張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