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推動民生建設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指明了方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員干部應以《意見》為指引,從細微處入手,用“繡花功夫”辦好民生“關鍵小事”,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意見》是民生建設的“指南針”,更是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動員令”。深學細悟《意見》精神,不僅是理論學習的需要,更是推動民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黨員干部要堅持知行合一,緊密結合新時代民生需求,善于從群眾的“急難愁盼”中找準問題,從《意見》的政策指引中找到答案。如針對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黨員干部可以結合《意見》中關于社區治理的政策,探索引入智慧停車系統,以科技賦能提升社區空間利用率,為民生建設注入新的活力。要以《意見》為“知”的基礎,以實干作為“行”的保障,真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民生建設的實際成效。
一枝一葉總關情。民生工作不僅是宏大敘事,更是細微之處的溫暖傳遞。《意見》強調的民生建設,正是從群眾身邊事、眼前事做起,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勝為大勝。黨員干部要以“微光成炬”的精神,厚植民生情懷,從每一個“關鍵小事”入手,點亮群眾的幸福生活。如從養老服務、社區關懷等具體事務入手,黨員干部可組織如上門送餐、定期體檢等為老服務,以細微關懷,讓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要善于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群眾成為民生建設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微光成炬”的力量,匯聚成民生建設的磅礴力量,讓民生工作在細微之處綻放光芒,讓群眾的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民生工作如同一場“精準滴灌”的工程,需要黨員干部以“繡花功夫”去落實。《意見》為民生建設提供了明確的路徑和方法,黨員干部要以“釘釘子”精神,下真功夫,抓細抓實。要善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精準識別群眾需求,實現民生服務的個性化供給。如在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中,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教育資源的分布情況,精準調配師資力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要注重民生項目的跟蹤問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確保民生實事辦一件成一件。通過“精準滴灌”的方式,不僅提升民生建設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更能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讓民生建設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個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以“繡花功夫”辦好民生“關鍵小事”,是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體現。黨員干部應深學細悟,從細微處入手,精準落實,讓民生工作在細微處綻放光芒,讓幸福觸手可及,為人民美好生活筑牢根基,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 艾大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