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新甸鋪鎮(zhèn)津灣村緊扣文明鄉(xiāng)風建設要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為核心抓手,錨定“凝聚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通過搭建平臺、創(chuàng)新載體、健全機制,推動鄉(xiāng)村精神文明建設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文明動能。
建隊伍搭平臺,筑牢實踐根基
津灣村堅持“硬件+軟件”雙提升,為文明實踐工作筑牢支撐。在隊伍建設上,整合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網格員、文藝骨干等力量,組建6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明確理論宣講、文化文藝、衛(wèi)生健康、教育服務、科技科普5大服務方向,實現“群眾有需求、志愿者有響應”。
在平臺搭建上,依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集宣講、培訓、文化活動于一體的綜合陣地,同時延伸“田間課堂”“晚間暢聊會”等流動平臺,讓文明實踐陣地“建在群眾身邊、用在群眾急需處”。
此外,建立季度技能培訓機制,邀請農藝師、家政師開展種植技術、家政服務等培訓,累計幫助32名村民獲得技能證書,既提升村民就業(yè)能力,又增強群眾對文明實踐工作的認同感。
抓引領轉習俗,培育文明新風
津灣村聚焦“思想引領+習俗轉變”,以多樣化舉措培育文明鄉(xiāng)風。一方面,以理論宣講傳播新思想。通過集中宣講、“板凳故事會”等接地氣的形式,將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轉化為“鄉(xiāng)土話”,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解讀政策、分享發(fā)展故事,累計開展宣講80余場次,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同時,組建3支文藝演出隊,通過廣場舞、短視頻創(chuàng)作、民俗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文明理念融入文化活動,每年春節(jié)舉辦“津灣村晚”,既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又傳遞文明正能量。
另一方面,以移風易俗涵養(yǎng)新風尚。結合村情制定20條村規(guī)民約、8條紅白理事會規(guī)定,明確彩禮上限、喪事簡辦標準,從制度上遏制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陋習;創(chuàng)新開展“星級農戶”評選(奮斗致富星、干凈整潔星、遵紀守法星、友愛和諧星、熱心奉獻星)和“好媳婦、好婆婆”季度評選,以典型示范帶動村民行為轉變;將臘月二十六定為“長壽日”,為70歲以上老人舉辦“長壽宴”、發(fā)紅包,弘揚敬老孝親傳統美德。
顯成效謀長遠,繪就鄉(xiāng)村新景
經過持續(xù)推進,津灣村文明實踐工作成效顯著。在思想引領上,村民對黨的政策知曉率、認同感大幅提升,主動參與鄉(xiāng)村建設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在習俗轉變上,近三年彩禮金額逐年下降,已有3戶實現“零彩禮”,喪事簡辦、婚事新辦成為村民自覺選擇,鋪張浪費現象基本杜絕;在文化氛圍上,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廣場舞隊、民俗表演隊常態(tài)化開展活動,村風民風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