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底色。炎炎夏日,暑氣蒸騰,在南陽市宛城區的大街小巷、社區廣場、校園周邊卻活躍著一群群“志愿紅”,他們用汗水澆灌文明之花,用行動傳遞夏日清涼,用奉獻書寫志愿擔當,成為這個夏天最動人的風景。
護苗成長:暑期課堂,點亮多彩童年
“謝謝志愿者哥哥姐姐,這個暑假我不僅學會了畫畫,還交到了好多朋友!”在紅泥灣鎮“多彩假期”課堂上,留守兒童小宇的笑容格外燦爛。針對暑期青少年“看護難”問題,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宣傳部、教育局、婦聯、工會等部門,發動大學生志愿者、退休教師組建“暑期課堂”志愿服務隊,在20個社區開設作業輔導、興趣拓展、安全教育等課程,累計服務時長超3000小時,覆蓋青少年800余人次,讓孩子們在歡樂中學習,在關愛中成長。
情暖夕陽:貼心關懷,守護老人安康
“大媽,您血壓有點高,平時要少鹽少糖,按時吃藥。”在東關街道養老服務中心,來自轄區醫院的醫療志愿者正為老人測量血壓,耐心講解健康知識。暑期高溫天氣持續,區委社會工作部重點關注老年群體需求,組織醫療、愛心企業等志愿者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志愿者們為獨居老人、特困老人送去綠豆湯、西瓜等防暑物資,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掃衛生、檢修家電,還在社區廣場舉辦“健康大講堂”,邀請醫生講解當季養生、心腦血管疾病預防等知識,累計服務老人1500余人次。“這些孩子比親人還貼心,大熱天跑前跑后,心里真舒坦!”78歲的王大爺說起志愿者,連連點贊。
文明同行:環境整治,扮靚城市容顏
“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咱們一起維護社區環境。”為營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清潔家園”志愿者們頂著炎炎烈日,深入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公交站點等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背街小巷,志愿者們手持掃帚、鏟子等工具,清理垃圾雜物、鏟除小廣告,汗水濕透了衣衫,但他們毫無怨言,經過他們的努力,一條條背街小巷變得干凈整潔;在農貿市場,志愿者協助商戶規范攤位擺放,維護市場秩序,引導市民文明購物;在公交站點,志愿者引導市民有序乘車,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提供幫助。此外,志愿者還積極開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宣傳活動,向沿街商戶和居民發放宣傳手冊,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宛城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助學筑夢:慈善助力,點燃希望之光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我還在發愁學費,多虧了這筆助學金,讓我能安心上大學了。”家住瓦店鎮的準大學生小李激動地說。為切實解決家庭困難學生的求學難題,區慈善總會發起“圓夢助學”志愿服務行動。志愿者們深入一線走訪摸排,細致核實家庭情況,最終精準識別出72名受助學生;同時,積極聯動愛心企業與社會組織,成功籌集助學資金56余萬元,并及時為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及學習用品,為他們的求學路保駕護航。
志愿者們還與困難學生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定期回訪交流,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生活情況,鼓勵他們正視困難、奮發圖強。“不僅要幫他們解決經濟難題,更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樹立對未來的信心。”參與助學的志愿者小張說。
安全守護:反詐防溺,筑牢平安防線
針對夏季詐騙和溺水事故高發的特點,宛城區組織志愿者開展反詐和防溺水宣傳活動。大學生志愿者化身“反詐衛士”,走進社區、集市,結合真實案例,向居民詳細講解刷單返利、冒充客服、網絡貸款等常見詐騙套路,手把手教居民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預警功能,提高居民的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發放宣傳頁千余張。同時,志愿者聚焦河道、池塘等重點水域,張貼警示海報、懸掛宣傳橫幅,向過往家長和孩童講解防溺亡“六不準”,遇到靠近危險水域的孩子,及時進行勸導和阻攔。通過志愿者的努力,為群眾筑牢了“錢袋子”防護墻和暑期防溺安全網。
2025年暑期,宛城區的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他們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愛心傳遞溫暖,在服務群眾的一線展現擔當,讓宛城充滿了溫暖與活力。未來,宛城區委社會工作部將持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推動志愿服務朝著更專業化、常態化的方向發展,讓“志愿紅”成為宛城基層治理和文明建設中永不褪色的亮麗風景,為宛城百姓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圖/朱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