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水利部消息,2025年9月1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6屆國際執行理事會會議上,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正式公布,我國申報的云南元陽哈尼梯田、江蘇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門頭溝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
Four Chinese sites, namely Yuanyang Hani Terraces, Chishan Lake Irrigation System, Jian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and Mentougou Ancient Canals of Yongding River, have been added to the World Heritage Irrigation Structures (WHIS) list during the 76th International Executive Counci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 Drainage (ICID),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The meeting took place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on September 10, 2025.
【知識點】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從2014年開始設立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發展脈絡、促進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總結傳統灌溉工程治水智慧,為可持續灌溉發展提供歷史經驗和啟示。每年在全球范圍內評選一次,申遺項目須為建成時間超過100年的水利灌溉工程項目。
申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工程必須具有如下價值:一、是灌溉農業發展的里程碑或轉折點,為農業發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二、在工程設計、建設技術、工程規模、引水量、灌溉面積等方面領先于其時代;三、增加糧食生產、改善農民生計、促進農村繁榮、減少貧困;四、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種創新;五、為當代工程理論和手段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六、在工程設計和建設中注重環保;七、在其建筑年代屬于工程奇跡;八、獨特且具有建設性意義;九、具有文化傳統或文明的烙印;十、是可持續性運營管理的經典范例。
我國歷史上建設了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區域特色鮮明的灌溉工程,許多至今仍在發揮功能。截至2025年9月,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已達42項。
【重要講話】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
Strong support of water resources is needed as the nation enters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implements a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fosters a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 endeavors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unified market and boost smooth domestic circulation, and promotes coordinated growth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相關詞匯】
南水北調工程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水資源優化配置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水利工程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本文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