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5日電 9月14日,"區域國別學·北京論壇2025"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區域國別研究中心、區域國別學院承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區域國別學研究分會學術支持。本屆論壇延續其推動跨國界、跨學科、跨領域對話與合作的宗旨,致力于為全球區域國別學者、專家、政策制定者及企業界人士打造一個開放、多元的交流平臺,以服務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與對外合作,促進中外人文交流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俄羅斯、意大利、匈牙利、哥倫比亞、巴西等國的300余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代表、國際組織官員以及商業與媒體界人士參與。與會者學科背景涵蓋政治學、經濟學、文學、傳播學、管理學、歷史學等多個領域,充分體現了區域國別研究的廣泛社會影響力和現實價值。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鄭承軍主持開幕環節,代表主辦方熱烈歡迎所有參會者,感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區域國別學研究分會的學術支持、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并隆重介紹到場嘉賓。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計金標,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前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區域國別學研究分會理事長倪海東,新疆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艾尼娃爾·艾克木,北京市委教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魏旭斌出席開幕式并發言。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陳大立發表了視頻致辭。
計金標院長在致辭中指出,區域國別學是響應新時代國家戰略需求的重要學科,服務于國家對外開放和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因獨特的學科布局與鮮明的辦學特色,在這一領域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北京論壇是我校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關精神,強化"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辦學特色,深化有組織科研、構建中國特色區域國別學自主知識體系的重要平臺。
倪海東書記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區域國別學研究分會,高度評價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區域國別學院建設中取得的突出成效。北二外在理論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學術平臺打造、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我國區域國別學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魏旭斌主任表示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視首都高校的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肯定了北二外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上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并鼓勵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陳大立司長鼓勵高校立足中國特色,放眼全球視野,加強有組織的科研,希望北二外以本次論壇為契機,繼續推動區域國別研究的開拓創新、引領資源。
緊接著,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面向學界發布三項新的學術品牌:"區域國別學·北京指數"、"區域國別學·北京輿報"、"區域國別學·北京智報",彰顯了二外在區域國別學平臺化、體系化建設方面的持續努力。
主旨演講環節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程維,科研處處長李洪波主持,外交學院院長王帆、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北京語言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羅林、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廣西民族大學校長韋仕珍、國務院參事室國際交流合作司原司長孫維佳、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王林聰、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長劉鐵娃、首都師范大學國別區域研究院院長梁占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區域國別學院院長余金艷等專家先后發表演講。
主旨演講專家們分別就區域國別學的戰略定位、非洲研究實踐、學科發展歷程、智庫作用、奧林匹克價值、問題導向建設、區域研究浪潮、整體性研究方法及系統思維綜合等主題發表了演講,并圍繞區域國別學的理論前沿、方法創新、學科融合、人才培養以及全球治理等議題分享了深刻見解,提出了諸多具有啟發性與建設性的觀點,推動了學科的發展與創新。
主題報告環節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余剛、區域國別學院副院長邢新宇主持。中山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陳杰、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劉昌明、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安東尼奧·菲奧里(Antonio Fiori)、哥倫比亞經濟科學院執行委員會委員、院士卡洛斯·胡里奧·馬丁內斯·貝塞拉(Carlos Julio Martinez Becerra)、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東研究所所長田文林、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任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科研處處長莊芮、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高盧別夫·杰尼斯·謝爾蓋耶維奇(Гoлy6eBД.C.)等專家分別發表了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強調,區域國別學作為交叉學科,應進一步加強理論體系建設與方法論創新,強化對特定區域和國家的深度認知,并突出中國學術的主體性與話語權。同時,應增強國際比較視野,使區域國別研究更好地服務國家對外戰略與全球治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