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將在古都西安舉行,將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為地區發展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應中方邀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五國領導人紛紛來華,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去年,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總額超過70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中亞地區不僅成為中國的重要貿易伙伴,而且還發展成為新亞歐大陸橋的支柱。
自2013年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建 "絲綢之路經濟帶"以來,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保持密切交往,親自擘畫雙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宏偉藍圖,就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中亞五國發展戰略對接達成重要共識。
10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 "倡議為中亞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高度政治互信。
此次峰會將進一步鞏固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于 “一帶一路”高質量合作的共識。“一帶一路”合作將從基礎設施、能源和農業延伸到更多領域,比如對實現綠色發展、改善民生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至關重要的科技、金融等行業。這將有助于進一步壓縮外部勢力煽風點火、引發動亂的空間,粉碎其制造分裂、扶植和建立傀儡政權的圖謀。
在全球動蕩加劇的情況下,優化地區發展軌跡,可以為保持和鞏固地區和平穩定創造有利條件。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所說,在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中國和中亞國家將乘著中國—中亞峰會的東風,讓延續千年的絲路古道煥發出新的生機,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5月17日社論。
原標題:Summit stabilizer for Central Asia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