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國領導人應約同歐盟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同新一屆歐盟機構領導人的首次接觸。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此次通話是在中歐關系承前啟后關鍵節點上的一次重要戰略溝通。
50年來,中歐總體上保持了良好的關系。長期以來,中歐經貿合作基礎扎實、優勢互補。但隨著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逐步向上游發展,雙方在一些領域發生貿易摩擦,以至于2019年歐盟將中國定位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近期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亦是雙方貿易緊張關系的又一表征。
盡管中歐關系中存在競爭的一面,但還不至于陷入相互拆臺的對立局面。尤其在當前不確定性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維持并放大雙方關系的互利面顯得尤為重要。中歐沒有根本利害沖突,也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這并不意味著雙方應對當前的經貿爭端視而不見,顯然應當尋求更好、更具建設性的處理方式。
美國新一屆政府上任在即,新階段美國與中國和歐盟的關系難以預測。即將上任的美國領導人威脅要對中國和歐盟加征關稅,中歐各自都要考慮如何應對來自美國的壓力,以保護自身經濟利益。如果歐盟選擇跟隨美國采取單邊制裁,不僅背離歐盟一貫支持自由貿易的立場,還可能將歐盟拖入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泥潭,最終損害歐盟自身的經濟。而如果能夠通過建設性的磋商解決當前與中國的貿易爭端,那么形勢將大不相同。
中歐領導人在通話中表示要辦好建交50周年慶祝活動,體現出雙方愿意通過建設性合作解決問題的態度。正如中方所強調的,中歐雙方都是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者,已經形成強大的經濟共生關系,雙方應攜手應對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中歐關系發展歷程表明,只要雙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誠對話,就能推動合作、辦成大事。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關鍵是尊重各自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科斯塔表示,歐中都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反對陣營對抗,雙方應當合作而不是競爭。當今時代充滿挑戰,世界需要歐中更加緊密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共同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歐雙方應充分發揮戰略和經貿對話機制的作用,深化在應對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合作,為人文交流提供更多便利,進一步鞏固中歐友好關系。中國始終愿意與歐盟攜手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1月16日社論
原文標題:China, EU can continue to contribute to each other's success by strengthening partnership
編譯:趙雙瑩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