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年會,發表題為“堅守多邊主義正道 促進開放包容發展”的致辭。在致辭中,丁薛祥重申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支持,表達了維護多邊主義的決心。
當前,全球最大經濟體轉向保護主義,給全球貿易、科技以及地緣政治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的立場,以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承諾,為促進世界穩定注入了確定性。
這也正是中歐深化關系的基礎。中歐雙方有著共同的責任義務,要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開展各種形式的多邊合作,持續為雙邊關系注入更多的活力。
1月19日至24日,應瑞士、荷蘭政府邀請,丁薛祥副總理對兩國進行了訪問。訪問圍繞落實中歐領導人重要共識,日程豐富、成果豐碩,實現了2025年中歐高層往來“開門紅”。
丁薛祥副總理訪問瑞士期間,雙方一致同意保持高層交往的良好勢頭,共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推動中瑞創新戰略伙伴關系不斷開創新局面。
瑞士聯邦主席兼財政部長凱勒-祖特爾也表示,瑞中自貿協定的成功故事表明,通過開放合作可以實現互利共贏。愿加強務實合作,通過升級自由貿易協定,共同促進經濟發展繁榮。
中瑞自貿協定于2013年7月簽署,2014年7月生效實施,協定對促進中國瑞士雙邊貿易發揮了積極作用,兩國企業從中受益匪淺。目前,中國已成為瑞士第三大貿易伙伴,瑞士則是中國在歐洲第六大貿易伙伴國。
丁薛祥副總理訪問荷蘭期間,雙方同意堅持開放合作,均表示堅定支持多邊主義。荷蘭首相斯霍夫表示,荷蘭以貿易立國,開放攸關荷蘭的未來。荷方愿同中方一道,維護自由貿易,促進開放合作。
就在不久前,由于荷蘭政府宣布對部分半導體制造設備、軟件等進一步加嚴出口管制,中荷雙邊關系發展一度遭遇障礙。荷蘭政府的出口管制措施,是不合理地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的行為,也被認為是美國施壓的結果。美國一意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鑒于半導體產業高度全球化,任何濫用出口管制的行為都將嚴重威脅其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
正因如此,本次在與荷蘭方面會面時,丁薛祥也提到,希望荷方“繼續為中國企業提供公正、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維護雙方共同利益和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中國與荷蘭都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受益者、支持者,任何違背自由貿易原則的舉動都不符合彼此利益。
丁薛祥也表示,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50周年。中方愿同歐方加強對話、深化合作,促進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希望荷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當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歐雙方堅持對話協商,凝聚共識,克服分歧,雙方的互動態勢鼓舞人心。
在日前的達沃斯論壇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致辭中也提到,歐盟“必須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以找到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她還表示,應該將中歐建交50周年視作與中國互動和深化關系的機會,未來如果有可能的話,應該擴大中歐之間的貿易和投資聯系。
中國與歐盟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經濟高度關聯,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雙方要做彼此發展道路上可信、可靠的合作伙伴,這不僅符合兩國自身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穩定與繁榮。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1月27日社論
原標題:Bright prospects beckon for China-Europe tie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涂恬 編輯:李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