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之一,覆蓋人口20多億,GDP總額超22萬億美元。自2010年建成以來,中國—東盟自貿區極大地便利了中國與東盟十國的貿易和投資,90%以上的商品實現關稅減免。
5月21日,中國商務部發布聲明稱,中國與東盟十國全面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并表示這是“雙方共同維護和深化自由貿易的標志性成果”。據介紹,3.0版包含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等9個新增章節。
3.0版的減稅政策涵蓋了更多商品和服務,將進一步降低貿易壁壘,促進跨境貿易;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和共同發展目標,擴展電子商務、綠色技術、可持續基礎設施等新興領域的合作;強化區域供應鏈,特別是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確保半導體、藥品等關鍵行業供應鏈穩定;深化文化、教育、旅游交流;通過擴大市場準入、投資流動及合作項目,為經濟復蘇提供路徑。
3.0版有利于雙方在新形勢下推進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區域經濟一體化。
3.0版談判于2022年11月啟動,歷經近兩年時間、9輪正式談判。在區域關系高度緊張、保護主義抬頭等背景下,談判成果來之不易,清晰映射出雙方促進產供鏈深度融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決心。
中國—東盟自貿區再升級,瓦解了外部力量分化中國和東盟的企圖,將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大確定性。雙方供應鏈互聯互通,將進一步提升本地區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能力。
當前世界貿易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3.0版的示范作用同樣值得關注。
中國與東盟互為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伙伴,中國—東盟自貿區不斷升級,將給雙方人民帶來切實利益,使該地區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長引擎。談判過程中,雙方進一步堅定了共同維護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決心,朝著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邁進。談判全面完成,表明雙方著眼大局,堅持通過對話談判的方式解決分歧,為各國——特別是“全球南方”——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通過自貿區3.0版建設共同擴大相互開放,全面擴展新興領域和新質生產力合作,將為推動構建中國—東盟超大市場提供重要制度性保障,為推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促進雙方共同繁榮與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5月23日社論
原標題:'Landmark' free trade deal with ASEAN fosters enduring common prosperit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