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參觀美國鋼鐵公司位于賓夕法尼亞州西米夫林的歐文工廠時宣布,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稅將從25%提高至50%。新規于6月4日生效。
美方表示,此舉意在保護本國鋼鐵行業,但同時引發其貿易伙伴的廣泛質疑和不滿,多國批評該做法不合理、不友好,或對全球貿易格局造成破壞。
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鋼鋁供應商,美國提升關稅給該國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加拿大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加拿大認為,美國對進口鋼鐵加征關稅,或將造成加拿大鋼鐵業失業潮,帶來生產放緩、供應鏈中斷等后果。加拿大商會認為,提高關稅將威脅北美經濟安全,削弱兩國鋼鋁跨境供應鏈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競爭力,不僅加拿大,美國也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歐盟委員會同樣對美方做法表示強烈反對,擔憂此舉將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給正在進行中的談判造成不利影響。作為歐盟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德國受影響嚴重。德國鋼鐵聯合會警告稱,跨大西洋貿易沖突可能因此升級,歐洲鋼鐵行業面臨的壓力將與日俱增。
此外,美國國內也出現反對之聲。美國建筑行業的多家企業警告稱,提升關稅將推高主要建材價格,導致從易拉罐到汽車的價格上漲,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為此買單。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宣布提升鋼鋁關稅的前兩天,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禁止執行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加征關稅措施的行政令,認為此舉“越權”。隨后,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批準特朗普政府的請求,暫時擱置由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作出的“叫停”執行關稅措施的裁決。
因此,特朗普5月30日對鋼鋁加征關稅的舉動,被解讀為是在叫板司法當局不該挑釁總統權威。這也同時表明,美國政府仍在盲目相信,繼續推進關稅政策是讓美國經濟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
在宣布最新關稅政策時,特朗普夸耀,其政府在保留所有權的前提下,成功拿下日本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投資,說明關稅政策成效開始顯現。然而,這項投資將如何落地,仍有待觀察。
結果無論如何,美國都不能通過將關稅武器化重塑全球經貿。特朗普政府的做法不切實際,代價高昂,將注定失敗。
實際上,美國關稅政策只是其談判的手段,并不會帶來政府所承諾的“無盡勝利”。在這場“交易的藝術”中,特朗普周旋于幾乎所有的經濟體之間,無休無止地進行著損人不利己的貿易談判,令人疲憊。
單邊加征關稅非但無法重塑國際貿易,只會適得其反,使盟友疏遠,擾亂美國自身的市場。
即便美國想把責任推給上任政府及其他國家,也無法掩蓋其關稅政策的內在缺陷。因此,美國想要走向繁榮的未來,就不能依靠單邊行動,而應在公平、透明、共同繁榮的原則下,與他國發展包容、合作的經貿關系。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6月4日社論
原標題:Tariff policy fails to produce 'endless wins', only perpetuates self-inflicted harm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