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特朗普新政府的關稅政策或將深刻影響中墨經貿關系。近期隨著特朗普不斷叫囂加高關稅,墨西哥一方面針鋒相對地提出關稅報復措施,另一方面卻追隨美國,也針對中國出臺新關稅。這種違背自貿原則、不顧國情的做法勢必破壞墨西哥自身經貿的穩定性。美國試圖通過挑動“雙輸”博弈來遏制中國,對此墨方應保持清醒,基于本國具體需求作出正確抉擇,而不是替美國火中取栗。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愛德華多·齊里·阿潘戈
(Eduardo Tzili-Apango)
墨西哥大都會自治大學政治與文化系副教授、研究員
特朗普的第二個美國總統任期將顯著改變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事項,因為他將把重點放在經濟保護主義和政治孤立主義。事實上,特朗普將重提“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個口號是他在2017年提出的,之后在拜登時期繼續“發揚光大”。這不僅將對美國的競爭對手產生負面影響,就連合作伙伴都會受到波及。就中美墨三邊關系而言,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形勢似乎將進入一種僵局,沒有一方能夠成為贏家。
中美墨僵局的種子早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就種下了。當時,美國對中國和墨西哥都發動了貿易戰。此外,特朗普還迫使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最終談出個《美墨加協定》。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相比,《美墨加協定》變化不多,但很重要,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就是32.10條款,該條款禁止任何締約方與非市場經濟體簽署貿易協定。這一條款可謂是為中國量身定制。毋庸置疑,在過去十年中,中國一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
一些報道稱,特朗普新政府可能會將美國帶入近一個世紀以來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時期。在2024年競選期間,特朗普提議對全部進口產品征收約20%的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中國產品征收60%的關稅。在加征關稅決定的背后,除了商業邏輯外,特朗普還有其他考量,那就是希望以此施壓中國和墨西哥解決移民和毒品問題。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特朗普的言論已經引起了中國和墨西哥的反應。去年11月,面對特朗普的聲明,墨西哥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關稅措施??偨y克勞迪婭·辛鮑姆表示:“一方征收的關稅將引發另一方的報復性關稅,直到我們共同的企業面臨風險?!?025年初,中國政府也宣布對28家美國實體采取措施,并將部分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名單,以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
然而,同樣在11月,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宣布了一項替代中國進口產品的計劃。隨后,墨西哥宣布對所有進口紡織品征收35%的關稅,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中國。2025年1月,墨西哥對來自與其沒有貿易協定的國家的電商產品征收19%的關稅,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Temu和Shein等中國電商平臺。墨西哥已經與50個國家簽訂了14項自由貿易協定,但上述所有措施都與墨西哥傳統上遵循的自由貿易原則相違背,是對加拿大和美國要求減少中國在北美存在的反應。
準確地說,墨西哥當前的困局在于,它不得不拿中國“開刀”,但其行為可能損害其自身經濟。首先,對紡織品和電商產品加征關稅影響了普通消費者,并使墨西哥從過去一直從中受益的全球生產鏈中孤立出來。眾所周知,墨西哥作為中美的“中間商”,其對華貿易逆差有很大一部分轉化為了對美貿易順差。其次,優先考慮北美意味著墨西哥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加重,這可能會阻礙其地緣政治自主。第三,盡管中墨兩國目前已經成功調整了貿易和投資關系,但特朗普新政府可能會迫使兩國相互疏遠,從而破壞這一對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雙邊關系。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以中美墨三角關系中的汽車產業為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美墨加協定》之間的關鍵區別之一是原產國規則,要享受免關稅待遇,北美制造的零部件占比要求從62.5%增加到了75%。2023年,墨西哥政府宣布建設特斯拉的超級工廠,但在2024年年中,特斯拉宣布,由于宏觀經濟方面的擔憂,該工廠被擱置。相比之下,比亞迪在墨西哥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品牌一躍成為新車銷售的熱門之一,2024年銷量達5萬輛,這種情況足以反映消費者偏好。這可能會帶來許多雙贏項目,例如學習中國的創新經驗、增加投資、組建新的合資企業等。
可以看出,在中美墨大三角中,美國試圖通過挑動“雙輸”博弈來遏制中國,并迫使墨西哥在這場對抗中犧牲自己——事實上墨西哥的利益損失還不止于此。對此墨方應保持清醒頭腦,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正確抉擇,而不是聽命于美方,破壞墨中經濟關系。美國的關稅措施不會給美國、墨西哥和中國帶來好處,只會破壞全球貿易穩定,損害三國利益。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Mexican standoff"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萬焯燃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