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13日電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亦莊舉行。本屆展會匯聚了國內外200余家機器人企業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有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帶來最新展品及行業解決方案。
日經新聞網報道稱,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相關產業正在快速發展,隨著多樣化機型的不斷推出,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開始超過美國和日本。
文章說,近期在北京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多家中國企業發布了最新的人形機器人產品,展示了強大技術實力。在展會現場,工作中的人形機器人隨處可見。這邊的機器人剛裝好爆米花,那邊已開始調雞尾酒,或從貨架上取下商品,或從地板上撿起物品。
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有220多家企業發布了人形機器人的原型機及相關產品,中國企業占比近半,遠超美國的20%。
文章稱,中國供應鏈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增強了其競爭力。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今年2月發布了一份人形機器人開發和生產相關的全球100家上市公司名單。在涉及傳感器、相機、馬達和軸承等驅動腕和腳的裝置、電池等部件的64家公司中,中國企業有21家,美國有18家。
另據韓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報道,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勛11日出席世界機器人大會后表示,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商用化和大規模生產方面速度很快,已經形成了完善而有體系的生態。
“當我親眼看到中國的‘機器人熱潮’時,感覺他們確實領先于我們。”張在勛表示,早先就知道中國機器人產業增長迅速,但親眼看到并體驗后,發現其發展速度超出了預期,“我感覺(中國的)機器人生態系統不僅穩固,而且整體上非常系統化”。
歐洲機器人協會副主席尤哈·羅寧稱中國為“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將中國的機器人進步稱為“奇跡”。他還呼吁歐洲與中國在機器人供應鏈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如果我們能合作努力,將實現雙贏局面”。
英偉達Omniverse和仿真技術副總裁雷夫·勒巴雷迪安在展會演講時表示,中國擁有推動機器人技術革命的關鍵要素。
勒巴雷迪安表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頂尖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人才,在物理世界技術開發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這使中國能夠生產出成本效益高且高效的機器人——這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能力。
他補充說,中國龐大的制造生態系統不僅實現了大規模生產,還通過現實世界的數據更新實現了快速部署和迭代。
(編譯:齊磊 編輯:馬芮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