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對外公布。
China has unveiled a guideline to accelerate the country's green and low-carbon transi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on August 25, 2025. The guideline is jointly issued by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知識點】
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福祉和地球健康。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全世界人民攜起手來共同面對,從199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共同討論并制定氣候問題策略。1997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開創性地引入了市場化機制進行全球氣候治理,進而催生了碳市場。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碳市場中,二氧化碳排放權被賦予了“商品”的屬性,有盈余的企業可以在市場上出售碳配額,存在缺口的企業可以在市場上購買碳配額,自由交易、自由買賣,通過市場化機制達到控制碳排放總量的目的。
2011年起,我國正式啟動了碳市場建設工作,并率先在北京、上海、湖北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我國先后啟動了重點排放單位履行強制減排責任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激勵社會自主減排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共同構成了全國碳市場體系。我國碳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成,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基本建成,碳市場數據質量和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國碳市場實現了穩起步、穩運行,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為推動建設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全國碳市場,2025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對外公布。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額總量控制為基礎、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成誠信透明、方法統一、參與廣泛、與國際接軌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形成減排效果明顯、規則體系健全、價格水平合理的碳定價機制。
【函電賀詞】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中國還是全球“增綠”最快最多的國家,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色面積。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defining featur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China is a steadfast actor and major contributor in promoting global green development. Since I announced China's goals for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five years ago, we have built the world's largest and fastest-growing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as well a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new energy industrial chain. China also leads the world in the speed and scale of "greening", contributing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newly-added area of afforestation.
——2025年4月23日,習近平在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上的致辭
【相關詞匯】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
碳循環經濟
circular carbon economy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本文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發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